郁达夫个人生活

感情生活

妻子和子女

郁达夫结过三次婚,三位夫人分别是:孙荃、王映霞、何丽有。此外,在新加坡时,还有一位同居情人李筱英。郁达夫共有子女11人,其中孙氏生育4人:郁龙儿、郁天民、郁黎民、郁正民;王氏生育5人:郁飞、郁静子、郁云、郁亮、郁荀;何氏生育2人:郁大亚、郁美兰。

原配孙荃

郁达夫的原配孙荃在当时是乡间少有的才女,读过一些诗词,在郁达夫指导下,曾写了不少好的古体诗。郁达夫与原配夫人孙荃[6]郁达夫自从大革命时期去广州以后就和孙荃分居,并于1928年2月到上海和王映霞结婚。孙荃与郁达夫分居后就吃长素,念佛诵经,没有再嫁,1978年3年29日逝世,享年82岁。长女郁黎民1925年生,曾任湖南省桂阳一中教师,还是湖南省政协委员。丈夫名邹笙,已退休。郁天民生于1926年,幼名阿熊。他本住在杭州,后来携妻儿回富阳县乡下与母亲同住。他本人在县文化馆工作。天民和他父亲一样,爱喝酒,最喜边喝酒边谈天。他曾是富阳县政协主席,1987年底病逝。妻子陆贞(陆费澄),现是富阳教师进修学校会计。小女儿郁正民1927年生,幼名胖妞。河南师范大学教授,已退休。

第二任妻子王映霞

郁达夫是1928年与王映霞结婚的,因为动乱,产生了种种误解。1938年郁达夫任新加坡《星洲日报》副刊主编,王映霞和儿子郁飞与他一起到新加坡,但维持了12年的婚姻还是破裂了。痛苦之余,当时32岁的王映霞于1940年8月独自乘轮船返国,在国民党外交部工作。

郁达夫与王映霞

解放后,她的生活旅程不平坦。1986年11月,上海市长江泽民聘王映霞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并发了聘书。她参加了馆内的春潮诗社。她一直忙于撰写回忆录,整理郁达夫书信。她平生有一大愿望,就是要把和郁达夫在一起的第一手资料留下来供文学史家研究参考。已出版的有《半生自述》和《郁达夫书简》。王映霞和郁达夫所生的儿子,现还健在的有郁飞、郁云、郁荀三人。郁飞1938年随郁达夫和王映霞去新加坡,时年11岁。尔后郁王离婚,王映霞一人返国,郁飞跟郁达夫在新加坡住了三年。因战乱,郁达夫决定把郁飞送回国。本来是想托付当时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的沈从文教授,但那时后方公教人员极清贫,怕以后接济中断,给沈从文造成困雄,最后请返回重庆原籍的尤夫人卢蕴伯(四川航运界卢德敷之妹)带郁飞回去,交给已在重庆任行政院秘书长的陈仪。陈仪不负故友的托孤,在音讯始终不通的情况下,将郁飞抚养成人。1949年,郁飞在浙江大学外文系毕业,最初分配去新疆,因"不说谎话而开罪于人"。1957年"反右",郁飞被划为"右派",下放改造,被关押长达20年之久。由于政治原因,他原在广播电台任播音员的妻子也跟他离婚。生二子,皆成家立业。郁飞经王映霞介绍,续娶浙江杭州第四医院医生王永庆为妻,两人十分恩爱,对王映霞也很尊重,常有来往。郁云,1931年出生。王映霞和郁飞去新加坡时,郁云和郁荀使寄居在福建的外婆金氏家中。嗣后又寄居在父亲的朋友家中,再三转居。郁云先在东吴大学读法律,后又读企业管理。较长时间在上海红星轴承厂工作,现已退休。他的夫人娇憨可爱,在盘尼西林厂当技本人员。生二子,大子郁伟,次子郁刚。郁荀,1936年生,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在昆明大学任教。妻子余绮华在昆明大学工会工作。

情人李筱英

郁达夫于1940年和王映霞离婚后,李筱英突然出现,使他本来已一潭死水的心池,又再掀起波澜。李筱英是福建人,毕业于上海暨南中学,能说流利的英语、上海话。1941年,李筱英刚满26岁,因和丈夫意见不合而离婚。当时她是新加坡情报部的华籍职员,后来又担任新加坡电台的华语播音员。李筱英十分崇拜郁达夫的文学才华,并主动向他示爱。46岁的郁达夫在政治失意和家庭破裂之余,遇上这位花容月貌的佳人,一拍即合,两人感情迅速发展,不久李小姐搬入郁家同居。但是,郁达夫和李筱英的结合遭到当时仅13岁的郁飞反对。郁达夫碍于儿子不接受李筱英,也不便正式结婚。1941年12月,李筱英痛苦地搬出郁家。

郁达夫的第三任妻子何丽有

是印尼华侨,广东籍。日本侵略军侵占东南亚后,1943年郁达夫在印尼化名赵义,在李爷公务(Pajakoem Bceh)和朋友合开赵家记酒厂。9月经朋友介绍,和华侨姑娘何有结婚。何有本名陈莲有,因其貌平庸,郁达夫跟她开玩笑,改名何丽有,即何丽之有。因她没有受过教育,不懂华文,欣然接受这个名字。她一直以为郁达夫是普通酒厂老板,直至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人家才告诉她郁达夫是中国文化名人。何有和郁达夫生了二子一女。儿子取名郁大亚,郁达夫的用意是含有讽刺日本军国主义推行的"大东亚大学共荣圈"之意;次女美玉在郁达夫被日本人杀害翌日诞生。郁大亚,1944年生,已婚,现住九龙牛头角东华南村。他初到香港是在烧腊店做工,当司机。郁美玉,1945年生,1970年毕业于北京中学,以后分配去南京市南开小学教书,现专职在南京搞侨联工作。丈夫胡序建是胡愈之的侄儿,1984年任中共南京市委副书记,十多年中先后分管宣传、文教、统战、政法等方面工作。1993年3月南京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副书记;1998年2月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其间:2001年3月—2001年6月中央党校部省级进修班学习);2003年1月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作者介绍

郁达夫 郁达夫 郁达夫(1896~1945)中国小说家,散文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1913年随兄赴日本学习,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由于对中国古典文学浓厚的兴趣,又广泛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从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21年,他和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时创作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1923年又完成第二本小说集《茑萝集》,震惊了文坛。在此期间,曾参加《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的编务工作,并在安庆政法学校、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任教。1926年3月,去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2月回上海编辑《洪水》半月刊和《创造月刊》,并主持创造社出版部事务。1927年8月脱离创造社。一度与鲁迅合作编辑《奔流》月刊。1930年2月,参与发起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加入宋庆龄、蔡元培主持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同年4月移杭州隐居,思想有些消沉。1936年2月,任福建省参议兼公报室主任。随着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又重新振作,投入时代的洪流。1937年,赴武汉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末,赴南洋宣传抗日,任《星州日报》副刊编辑,并主编《华侨周报》。1941年末,参加华侨文化界抗日工作。日军逼近新加坡后,辗转到苏门答腊,以办酒厂为掩护,化名赵廉隐居,不久为占领印尼的日本宪兵胁迫去当翻译,因而了解到日军许多秘密罪行,暗中帮助和营救了不少印尼人民和华侨。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武吉丁宜近郊荒野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被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事业殉难的烈士」。郁达夫主要写作小说、散文和诗歌。1928年起,自编《达夫全集》出版。《全集》包括《寒灰集》、《鸡肋集》、《过去集》、《奇零集》、《敝帚集》、《薇蕨集》、《断线集》、《忏余集》共8卷,还编了《日记九种》、《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达夫自选集》、《达夫所译短篇集》、《徒然草》、《屐痕处处》、《达夫日记》、《达夫游记》及《闲书》等多种。郁达夫一生为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早期小说创作成为前期创造社浪漫主义倾向的突出代表,并且为一些后起的作家所仿效,在20年代形成以抒情笔调写小说的艺术流派。他的散文表现出直抒胸臆的率真,行文跌宕多姿,宛如行云流水,很有艺术魅力。晚年则主要写旧体诗,抒发爱国情感。他才华横溢,具有浓厚的诗人气质,是五四新文学健将,思想上属于激进的民主主义。他的充满浪漫主义感伤色彩的小说、散文和诗歌,既反映了他本人坎坷的生活道路和曲折的创作历程,又表现出五四以后一个复杂而不平常的现代作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无忧古诗词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xian000.com/wenzhang/18608.html

郁达夫的诗词

热门名句